阳新职校开设非遗传承班,贫困学子学布贴手艺月入过万,助力乡村振兴
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,各地纷纷开展非遗传承教育活动。在湖北省阳新县,阳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开设了非遗传承班,让贫困学子通过学习传统布贴手艺,实现月入过万的梦想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阳新职校的非遗传承班以布贴工艺为核心,旨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。布贴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起源于宋代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这种工艺以布为原料,通过剪裁、拼接、缝制等手法,将各种图案和文字巧妙地组合在一起,形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。
在阳新职校,贫困学子们有机会免费学习这门传统手艺。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设备,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布贴工艺的基本技巧。此外,学校还与当地企业合作,为学生们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,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梦想。
小王是阳新职校非遗传承班的一名贫困学子,他的家庭条件十分困难。在接触到布贴工艺后,他迅速被这门手艺所吸引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小王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布贴作品。在学校的帮助下,他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,每月收入过万。
“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未来很迷茫,但现在我找到了方向,我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布贴手艺改变命运。”小王激动地说。
阳新职校非遗传承班的成功,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。同时,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,为学生们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,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社会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,让更多的贫困学子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,让他们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”阳新职校校长表示。
除了布贴工艺,阳新职校还开设了其他非遗传承课程,如剪纸、泥塑、木雕等。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。
在非遗传承班的带动下,阳新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总之,阳新职校开设非遗传承班,为贫困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手艺、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。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,他们不仅学到了一门技艺,更找到了生活的希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些学子们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,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