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工匠精神”进校园,百名劳模担任职业院校思政导师,共育时代新人才

黄石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7-07 21:26:37 评论:0

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培养具有“工匠精神”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。近日,我国一项旨在弘扬“工匠精神”的创新举措在职业院校中落地生根——百名劳模担任职业院校思政导师,为学生们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,传递“工匠精神”的内涵和价值。

“工匠精神”是一种追求卓越、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,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严谨认真、一丝不苟,追求卓越品质。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弘扬“工匠精神”显得尤为重要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,肩负着传承和弘扬“工匠精神”的重任。

此次百名劳模担任职业院校思政导师,旨在将“工匠精神”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。这些劳模们来自各行各业,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、精湛的技艺和崇高的职业道德,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。他们走进校园,不仅传授职业技能,更以身作则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培养他们的“工匠精神”。

在思政导师的引领下,学生们逐渐认识到“工匠精神”的重要性。他们开始关注细节,追求卓越,将“工匠精神”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。这种精神在校园内悄然传播,成为了一种时尚。

百名劳模担任思政导师,为职业院校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:

1.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。劳模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。他们强调,职业素养是职业人的立身之本,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,才能在职场中立足。

2.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。在“工匠精神”的熏陶下,学生们逐渐形成了敢于创新、勇于实践的品质。他们不再满足于现状,而是不断追求突破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
3. 传承工匠技艺。劳模们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,使他们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,传承和发扬工匠技艺。

4.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劳模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总之,百名劳模担任职业院校思政导师,为弘扬“工匠精神”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他们的引领下,职业院校的学生们将更加坚定地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“工匠精神”的熏陶下,我国职业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黄石新闻网提供政务公开、民生资讯及互动服务,打造一站式信息枢纽”,强化官方背书与功能整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