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稻虾共作模式推广,10万亩面积助力农民增收

黄石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8-10 04:26:26 评论:0

近年来,黄石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,大力推广“稻虾共作”这一高效生态农业技术。目前,该市稻虾共作面积已达10万亩,亩均增收4000元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稻虾共作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相结合的农业模式,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,又能增加农民收入。在黄石,这一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,吸引了众多农民参与。

据悉,黄石市稻虾共作项目始于2016年,当时仅有几千亩的试点面积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稻虾共作面积迅速扩大,目前已达到10万亩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。

在稻虾共作模式下,水稻和龙虾可以共同生长,互惠互利。水稻为龙虾提供栖息环境,龙虾的排泄物又可以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。这种生态循环的种植方式,既保证了水稻的品质,又提高了龙虾的产量。

据统计,实施稻虾共作后,每亩农田的产值可提高40%以上。以黄石市10万亩稻虾共作面积计算,亩均增收4000元,这意味着农民们每年可增加收入4亿元。

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和掌握稻虾共作技术,黄石市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,邀请专家为农民讲解稻虾共作的种植、养殖技术。此外,还建立了稻虾共作示范基地,让农民实地观摩、学习。

在政府引导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,黄石市稻虾共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。稻田里,龙虾嬉戏,水稻随风摇曳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。

未来,黄石市将继续加大稻虾共作模式的推广力度,扩大种植面积,提高农民收益。同时,还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不断优化稻虾共作技术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总之,黄石市稻虾共作模式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。在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,这一模式必将为黄石市的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黄石新闻网提供政务公开、民生资讯及互动服务,打造一站式信息枢纽”,强化官方背书与功能整合